与AI叫板种草莓这些辽宁农民真牛辽宁

南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801/4438675.html

日前,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技术指导下,由中国农业大学和新电商拼多多共同发起的“人工智能VS顶尖农人”草莓种植大赛揭晓比赛结果。丹东东港果农组成的“圣野浆果队”,虽然平均产量不敌人工智能队,但甜度超过对手,从而获得大赛先锋奖。

圣野浆果队三位队员,从左到右依次是史功成、马廷东、马冬妮。

“心有不甘是肯定的,但未来怎么去优化草莓种植有了方向”,对这一结果,队员史功成失落之余有欣喜,同场竞技的AI队展示的技术,让他像拳皇看到了合金机甲。

队长马廷东则更快用理性消解了失败带来的情绪。“AI队的自动化设备,省了非常多的人力,他们使用的一些机械化操作,给我们传统队很多启发,比如智能控温,智能施肥浇水,为我们大园区解决用工难、工时贵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向。”马廷东对记者说。

虽然名义上是“传统种植”,但像马廷东、史功成这样的传统草莓种植农人,已经走向了“新种植”。

一场挑战赛的邀请

“全国草莓看丹东,丹东草莓看东港”,在草莓的世界里,丹东东港就好比贵州茅台。

东港土壤多为微酸性棕壤,有利于草莓的生长和发育,沿江沿海的区位让这里成为东北地区少有的温暖湿润的宝地。据有关资料介绍,年东港草莓面积17.3万亩,产量27万吨,产值54亿元,是全国最大的草莓种植基地。

丹东东港也因此聚集了一批全国最优秀的草莓种植人才。草莓种植大户、东港市草莓协会会长马廷东是丹东草莓人中的佼佼者。

在朋友眼里,马廷东的关键词是“倔”。敢折腾、有韧劲。早年多次创业失败,为了还清贷款,他自己最多同时打四五份工,凡是他能想到的活都干,就这样辛苦攒钱攒了两年多,才还上了欠款。

年,因为欧洲草莓丰收,马廷东的上百亩草莓出现滞销,本想成为百万富翁的他,一下负债百万,多年辛苦回到原点,面对重大打击,他连续数个月都没有出门。想明白销售问题后,他再度“折腾”起来,和村里的种植大户合伙建立合作社,并将东港草莓打进了沈阳商超,他不仅还清了欠款,还让生意走上正轨。

几个月前,马廷东接到了一通邀请电话,中国农业大学与拼多多要举办第一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比赛种植草莓,对手是人工智能,联合国粮农组织进行技术指导。

一场草莓界的“AlphaGovs李世石”大战。

高考中的语、数、外、综合,在这场农业竞赛中变为了产量、投入产出比、甜度、策略价值,这几项的得分将决定队伍的最终成绩。而比赛的胜者将成为首届“多多农研大赛”的冠军。

“就像高考一样”,马廷东说。

在云南种草莓

主办方告诉马廷东,这次比赛的目的在于通过人工智能和顶尖农人的互相切磋与协作,探索出一套能切实提高生产效益和流通效率的数字化草莓解决方案,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实际上是在切磋中我们出人工,他们出智能,一起提高全国草莓种植的技术水平”,马廷东心里清楚这是一场友谊赛,但传统种植和人工智能的较量依然让他感到兴奋。

一支包含60后、90后的队伍快速组成。队长是马廷东,技术主心骨是史功成。

史功成告诉记者,他已经在丹东东港种了30年草莓。作为一名60后,大学毕业三十余年,班级中依旧从事农业研究的人,只有他一个。农业功成于点滴。年,史功成研究的草莓脱毒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技术被授予辽宁省科研成果奖。年,史功成参与“硫磺熏蒸防治草莓白粉病技术”的研究工作,通过硫磺熏蒸棚室,对草莓白粉病病原菌起到抑制作用。“我喜欢把草莓当作婴儿来看待,种植草莓就像照顾婴儿一样,如果不每日照料,草莓苗会在三四天内枯萎”,史功成对记者说。

有了主将,还要有副将,两位年轻的新农人担当了这一角色,一位是马东妮出生于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专业,从事生物改良土壤方向的创业。另一位是90后的杨远杰,大学毕业后一头扎进了草莓种植领域,获得过全国十大草莓种植能手的称号。

人以群聚。寄托着“帮老百姓种好草莓”的愿景,这只名为“圣野浆果队”的队伍给人的印象仍然是“倔”。

《晏子春秋·杂下之十》中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主办方把比赛地点定在了昆明,这里是我国植物品类和气候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参赛品种是云南种植最多的“章姬”草莓。

“水土”的重要作用,让水果的产地变得异常重要,就好像茅台酒,必须用流经当地的赤水河河水酿造,才有独特的口感。从丹东到昆明,直线距离公里,两地的气候、水质、土壤完全不同。

当丹东的草莓人到了别处,还能种出一流的草莓吗?这也是组委会与马廷东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38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