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区多点发力,强化臭氧和颗粒物协同管控

近日,为有效应对臭氧污染,东港区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臭氧生成前体物排放,聚焦重点领域、多点发力,全力做好臭氧和颗粒物协同管控。

明确臭氧污染应对措施

及时发布臭氧预警管控措施,进一步明确工作措施、工作任务。督促各镇街道及有关部门单位紧盯重点区域、重点环节,迅速行动,全力应对,加大现场督导检查力度,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加强研判分析,及时分析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情况、气象条件,为臭氧应对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臭氧与颗粒物协同管控

区生态环境分局会同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住建等部门现场督导施工单位纠正苫盖不及时、雾炮位置过远、工地内部道路有积土、建筑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园林环卫部门强化道路深度保洁,全面推行“以机械化洗扫为主、人工保洁为辅,全天巡回捡拾”的深度保洁模式,高压冲洗车、洒水车、扫路车对“深度保洁示范路”和一级道路联合进行深度洗扫作业,对重点区域开展不间断洒水、雾炮作业,保持道路湿润不起尘。

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管控

发挥专班和技术团队作用,开展义诊帮扶指导,对涉汽修喷涂企业、加油站进行检查,督促企业完善运维废气处理设施,保证废气达标排放。

倡导企业在晴热高温时段尽到企业社会责任,暂停喷漆作业,鼓励加油站安排晚间卸油和加油工作。

督促建筑和装修企业避开高温时段建筑墙体涂刷、建筑装饰和钢结构涂装作业等户外涉挥发性有机物作业。

组织对餐饮行业开展专项检查,坚决杜绝露天烧烤行为。东港区将锁定目标不松懈、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管控,持续攻坚,以时保日、以日保周、以周保月,坚决完成空气质量改善任务。

臭氧应对小贴士

臭氧,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比含2个氧原子的氧气多1个氧原子,常温下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

臭氧普遍存在于自地面到50千米的地球大气中,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距地面10~30千米的平流层,仅有10%左右存在于距地面较近的对流层。

臭氧在平流层和对流层中对人类有着截然相反的影响。

平流层的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辐射,保护地球生物圈。臭氧层一旦产生空洞,将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产产生极具破坏性影响。

而对流层中的臭氧,如果聚集过多,则会变成“小坏蛋”,形成臭氧污染。不仅会损害人的眼睛、呼吸系统等,还会损伤植物叶面等。因此,臭氧有着“在天为佛,在地为魔”的称号。

臭氧污染并非直接排放导致,它的形成有其特殊条件,在高温、日照充足、空气干燥时,进入到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阳光下“见面”,发生大气光化学反应,易生成臭氧污染。

因而,在晴朗少云的春末及夏秋季节,由于光照充分(强辐射)、高温、低湿条件有助于光化学反应的发生,所以经常会产生臭氧污染。

另外,因为臭氧的生成依赖于阳光,所以臭氧浓度在每天中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一般为日间高、夜间低。

臭氧污染一般出现在中午两三点达到峰值这段时间最好减少外出及室外活动并减少室内通风换气次数如果外出敏感人群需要做好防护带上帽子、眼镜、伞等防护用品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身免疫力能够适当减轻臭氧对人体的损伤

信息来源:东港分局

编辑:陈兹彤

核发:王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4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