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小岛东港万亩杏梅进入盛果期小果

央广网丹东7月27日消息(记者郭威贾铁生徐志强)辽宁省东港市大孤山镇有一“仙果”,名唤杏梅。每年春天,漫山遍野被粉嫩的花朵铺满,夏日来临,娇黄的杏梅挂满枝头。报道组一行抵达孤山时,正好赶上了孤山杏梅的盛果期。

杏梅园“园主”李支波,年就到了孤山镇果园工作。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小李姑娘已经成为李主任,用她的话说,每一颗树下都有她的脚印和汗水。

她骄傲地告诉记者,杏梅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尤其是赖氨酸、硒、镁,孤山镇有一句老话“端午节吃个杏,一年四季都没病”,可见杏梅的营养价值极高。

杏梅枝头挂收益滚滚来

孤山镇的杏梅看起来格外大,最大的杏梅能达到一颗三两,盛果期单株产量五十余斤,杏梅的单价也是在30元—70元每斤不等,经济价值很高。近年来果园已经产业化,门前屋后都有杏梅树,因此杏梅树成为了孤山镇很多百姓增收的来源,当地人都说它是家里的“木头儿子”,寓意像儿子一样反哺着孤山镇的亲人们。孤山镇的杏梅有着和其他所有地方杏梅都不一样的特点,在杏梅的尾部有一个凸起。孤山大杏梅酸甜可口,品尝过后齿颊留香,神清气爽。

七月大孤山杏梅进入盛果期(孙刚摄)

赏花采摘助力孤山杏梅产业发展

孤山镇杏梅花观赏节期间,杏梅花怒放,每天慕名前来孤山镇果园的人数约五万人。人们摩肩接踵,好似庙会一样热闹,不得不说孤山镇果园已经成为孤山镇的一个标志性品牌。李支波说:“我有着满满的成就感,昂首挺胸跟党走。”

“春赏满城杏花雨,秋收鲜果沾唇香”是对孤山镇大杏梅由衷的赞美。

杏与梅爱恋结出百姓“金银果”

每当看到孤山镇果园的杏梅树硕果累累,李支波和工人们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看着这些“金光闪闪”的大杏梅,心中的愉悦之情无法言说,那是一种“出点累也觉得非常值得”的幸福。

当听说每年李支波都会把果园的利润分出一部分给果园管委会的十位老人,记者能感受到这是一个多么有爱的大家庭,是爱滋养着孤山镇果园里的每一株果苗,是爱把丰收的喜悦带给每一个辛勤付出的人。

“越是好吃的东西要求越严格”,杏梅的香甜可口离不开管委会工人对果树进行的微生物肥料滋养。孤山镇果园的杏梅树像一株株亭亭玉立的少女,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依旧散发着魅力。

个头儿硕大的大杏梅汁甜味美(孙刚摄)

百年杏梅从堂前屋后走向漫山遍野

孤山镇几乎家家都有杏梅树,成为了很多家庭增收的来源。为了提高杏梅的知名度,东港市孤山镇党委书记孙迪表示,杏梅花旅游节已经举办两届了,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建设的文化品牌。

为了进一步扩大杏梅产业,孤山镇也在全力为孤山杏梅争取地理标志产品,使优质的杏梅得到身份认可,希望可以更好走向海内外市场,让更多的人可以品尝到“辽宁名果”——杏梅的香甜口感。

四月中旬是杏梅花绽放的季节,杏梅花因有七片花瓣,李支波生动地形容它们是“七仙女”。北京的一个诗人游赏果园时曾赋诗一首:“四月花香游人醉,七月果树闪金辉。”这是人们对杏梅发自内心的喜爱。

小小杏梅走俏全国市场

杏梅花朵外形酷似梅花,白中透粉,香气扑鼻,若四月来到孤山镇,就会看到满山遍野的杏梅花,走在杏梅园中就会闻到杏梅香,惬意无比,如果再下着丝丝的小雨,浪漫更是涌上现实。

正因如此,现在孤山杏梅的口碑已经越传越远,不仅省内大连、沈阳、丹东等地有孤山杏梅的身影,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地也都在迎接孤山杏梅的到来。

孤山杏梅“走出去”也是果园工人的骄傲,孤山的人们都叫孤山杏梅“天赐的仙果”,相信通过不断培育和发展,越来越壮大的村经济基地和镇经济基地一定会让当地的村民增收,会带来更直观的效应。

果品深加工让小杏梅变身大产业

为了利用好每一个香甜果实的价值,一些成熟到爆出裂口的杏梅被做成了杏梅罐头、杏梅酒、杏梅果酱。杏梅酒荣获第十六届国际杏会议金奖,制成酒品可以长期保持杏梅的味道,而且营养价值极高,满足了社会各界的需求。杏梅果酱,杏梅果肉沾附瓶身,使人垂涎欲滴,最大程度保留了杏梅的口感,适中的价格使得杏梅深加工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

策划:田彤张四清

记者:郭威贾铁生徐志强

摄像:孙刚林焕东

摄影:祝俏滨

后期:王达张立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229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