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研究做实,把书教好;以民为本,以生为本。”在“基层政治与地方治理”这片天地,通过治理探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对策,曲阜师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增元老师甘之如饴。
学术照亮生活
从农村出发,到山东青岛,再到武汉,李增元老师的求学之路,从北到南,坎坷心酸,这样的选择,只有一个理由,追随知识的脚步,潜心于“地方政府学”的基础研究。“从事乡村治理研究,这是我很自然、很有缘分、很快乐、充满感情的一件事。”李增元老师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而且在他看来,一个真正的学者,并不应该满足于理论研究成果,而要让学术之美成就生活之美,让学术之光照亮现实生活中黑暗的角落。因而,相比加之于身的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日照市东港区社区建设专家顾问等种种荣誉与光环,20余份研究咨询报告被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部、民政部、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及各级地方政府部门采纳,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更让他感到欣慰与自豪。
作为基层政治与地方治理的学科带头人,截至目前,李增元老师主持了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课题10余项,已经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发表的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公共行政》、《政治学文摘》、《社会学》等转载17次;出版专著2部。这些科研成果在学界取得良好反响,获得中国社会科学优秀博士后成果奖、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民政部社区建设理论成果二等奖、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成果优秀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多项。
热爱点燃激情
努力攀爬科研高峰的同时,李增元老师始终牢记高校教师这一身份,将教学与人才培养视为最重要的工作。他主授中国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农村社会学、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等课程,期待能够站稳三尺讲台。
每当给大一新生上课时,他总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出些许迷茫,讲课时,他不拘泥于书本内容,穿针引线地介绍一些政治学的前沿进展和科研成果,告诉同学们政治专业学以致用的方向,提高大家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面向高年级学生,他推荐学生去阅读一些书目来拓宽眼界,寻找解决科研问题的不同角度。在他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围绕有关国情和民情问题聚精会神热烈讨论的场面。这与他“以生为本”、“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学理念分不开。李增元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专题学习与课外文献研习相结合、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团队讨论相结合、校内理论学习与校外实践调查相结合,籍以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鼓励学生课外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和学术研究。
“作为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教师,要力推学术研究‘后继有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三学生夏苗苗就非常喜欢李老师的课,“李老师讲课内容有趣,在‘讲好故事’中让我们明白‘好道理’;课堂讨论+点评环节,促使我们深入思考问题,全面获得答案,辩证看待事情,自觉增长见识。”
求学时养成的认真严谨的态度让他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也一丝不苟,极其严格。哪怕是微毫错误,他都会反馈给学生反复修改。他的学生们常常说:“与其他学生相比,我们刚开始会感觉李老师十分严格,学习上的负担也更重一些,但临近毕业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比其他人更多时,便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自己三年的研究生时光也没有虚度。”因此在学生眼中,李老师不仅是学术上的导师,更是人生道路上的导师。
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怀着对农村的深厚感情和一颗炽热的心,李增元老师以笔为刃,反哺家乡,理论务农。他紧密结合国家政策方针和时代发展要求,乐此不疲下乡调研,让自己行走在“田头”,积极为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服务,将智库理论注入土地。他始终思考着如何将农民呼声传递出去,如何从农民问题中总结出“农民学”。整个过程是极其艰辛的,谈及早期调研工作,李增元老师说道:“记得有一次天气很热,但我和师弟师妹们都非常拼,路途崎岖,打着伞,脚上磨出了很多水泡。”因科技条件所限,李老师的团队每天要听上几个小时的访谈录音,逐字逐句把资料整理出来,再进行研究、探讨、总结,让理论回到实践中去。
同时,作为地方政府关于乡村治理方面的顾问,直接参与到地方政策制定,他将实证研究引入政治学研究,深入城乡基层,为山东省水库移民地区乡村干部、山东省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及青岛市、东营市、聊城市等多地市城乡基层干部进行理论指导,有效提高了基层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工作水平。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用心寻乡情,用脚做学问,以实际行动诠释扎根土地。
现如今,李老师积极探索实践,设立“泰山学者工作站”、“社会实践调查基地”,不仅将理论成果应用于地方治理实践,也为探索乡村治理搭建了成果分享和交流协作的良好平台。他以笔为刃,执着追求始终贯穿农业、农村、农民,谱写着美丽乡村治理的新征程。
斗转星移,不变的是李老师伏案奋笔的身影;川流不息,延续的是李老师刻苦严谨的精神。躬亲师范,是他教书育人的途径;走进农村,是他科研理论的实践。一丝不苟,他是教学严师;可亲可爱,他是学生眼中的“人生导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正是李老师最真实的写照,他也将带着自己的育人成果和科研理论成就,携手曲园学子共赴美好明天。
RECOMMEND
推荐阅读
秋冬校园时尚街拍,曲园学子魅力呈现!
冬天保暖的方式当然是……
喜讯!曲阜师大再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杏坛春风
勤耕耘育桃李铸师魂,看曲阜师大李宝富老师治学育人之道
/曲阜师范大学新媒体中心/
来源
校庆工作办公室
推荐
孟祥水吴雷
编辑
李梦李玉浩魏立敏陈燕飞
美工
滕文珍
责编
姜欣
编审
孙琪张庆伟
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