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日报2月25日上午8时,走在普陀区东港街道海洲一品小区,伴着柔和的微风,空气似乎比平日更清新。之前,海洲一品6幢南面的停车场和11幢背面的角落各有一个简陋的临时建筑垃圾场。如今,这两个一直被居民吐槽的临时建筑垃圾场盖了顶,装了门,披上“绿衣”,与周边的草坪、绿植融为一体。住在垃圾场附近楼层的小区居民路过此地,一改往日的眉头紧皱,换来的是喜笑颜开。“以前,垃圾场正对着我们住宅楼,大风天气,灰尘飞扬,衣服都不能晒,窗户一推开就被这堆垃圾搅坏了心情。”家住6幢8楼的王燕芬刚刚买菜回来,她告诉记者,去年8月份,她和邻居们向文康社区反映了垃圾场的问题。社区和小区业委会经过一次次调解,做了一次次方案,现在这个临时垃圾场盖了顶、装了门,不仅清爽了,样子也好看了。“多亏了创城。”王燕芬说,创城以来,小区更加整洁,绿化生机盎然,车辆摆放有序,邻里矛盾减少。小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不仅提升了居民满意度,也带动了小区居民共同参与创城的热情。现在王燕芬和她的邻居也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诸如捡垃圾、宣传创城等事情,为创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社区有需要,我一定会去。”王燕芬说。“脱胎换骨的临时建筑垃圾场惠及户居民,实实在在地增进了广大居民的幸福感。”海洲一品业委会主任蒋敏学说,如今小区环境不断提升,居民的矛盾点越来越少,管理起来也轻松不少。小区环境渐好,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也不断高涨。不远处,一位居民拎了两袋垃圾,将一袋垃圾扔进了有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合并收集标志的垃圾桶,将另一袋可回收垃圾放入智能回收垃圾箱,获取积分。海洲一品作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正把亮点连成片,逐步向周边区域扩大影响。“借着创城的契机,我们改造了璞缇学院、和家园、宁兴金色海湾和海洲一品等小区的7个临时建筑垃圾场,赢得了居民的支持和认可。”文康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淑妙说,今年将继续巩固去年的成果,防止问题反弹,把创城工作作为一项常态化、制度化工作,设身处地为居民着想,让他们有更好的生活体验。(原标题《全民共创全国文明城市
盖顶装门穿“绿衣”,垃圾场变得清爽又好看》,原作者刘一乐。编辑滕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