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共无锡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文件《关于公布无锡市首批农业农村现代化先导镇培育建设名单的通知》(锡委农发[]4号)要求,锡山区东港镇作为首批先导镇,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依托“智慧农业提升及农业数字中心建设”项目,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富民强村、加强乡村治理,建设形成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先进示范区,为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工作标杆。
本项目为东港镇智慧农业提升及农业数字中心建设项目。项目具体要求如下。
(一)详尽的技术服务及要求
东港镇智慧农业提升及农业数字中心建设项目建设的本质是解决社会转型期的三农领域乡村产业发展中的焦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本项目旨在实现三农数据的整合、互通和共享,构建完备标准的农业信息资源库,实现高水平的农业信息化管理和决策服务,推动农业产业经济高速增长。建成后将对东港镇田园乡村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都有明显的提升。
本项目是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技术为手段,以提升农业、农村工作水平为要求,有效整合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领域涉农资源,以“一个中心,五个平台,N个应用”为顶层设计,汇聚产业监管、产业服务、乡村治理、休闲农业、平拍提升等业务应用,面向政府提供农业、农村科学决策支持,面向公众提供惠农便民信息服务,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应用示范、都市农业农村新典范。
1、信息展示中心
信息展示中心能够呈现内容包括:东港镇智慧农业平台内容;东港镇“三资”监管“户户通”公开信息,包含党务、村务、财务的公开公示内容;东港镇区域内应急广播调度控制内容;东港镇区域内实时视频监控内容。信息展示中心包括:
大屏系统:在信息展示中心建设高清大屏系统,支持各类影像、图案、系统的大型显示,为信息展示中心提供基础的展示应用支撑。
扩音系统:建设相关的功放、音响、话筒等会议发声设施,为现场会议会商提供清晰、明亮的声音环境,保障农业决策会谈质量。
控制系统:为了使信息展示中心各个显示、声音等设施实现系统化的统一使用,建设相关的控制设施,包括解码平台、音频处理器、操作电脑及交换机等网络设备。
2、高标准科研农田物联网信息化服务
高标准科研农田物联网信息化服务包括如下六大类服务内容:
(1)灌溉用水水体监测运行服务(服务期限:三年)
通过部署2个水质PH传感器、2个投入式水位计、2个水质EC传感器、2个水质钾离子传感器、2个水质氨氮传感器和2个水质硝氮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体PH/水温、水体EC、水体氮、钾等元素,监测数据可通过终端网关上传到用户PC、移动端,方便用户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环境信息,实时调整控制设备,及时获取环境预警报告,为农业产业决策提供支持。同时,对前端低功耗农业云终端和水质PH传感器、投入式水位计、水质EC传感器、水质钾离子传感器、水质氨氮传感器、水质硝氮传感器等物联网传感器提供三年运维。
(2)稻田水体监测运行服务(服务期限:三年)
在稻田田埂旁或出水口选点,通过部署2个水质PH传感器、2个水质EC传感器、2个水质溶解氧传感器、2个水质钾离子传感器、2个水质氨氮传感器、2个水质硝氮传感器,布置水质传感器,通过采集器将采集的数据上传至平台。登录物联网系统平台APP或PC端应用,可下载历史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同时,对前端低功耗农业云终端和水质PH传感器、水质EC传感器、水质溶解氧传感器、水质钾离子传感器、水质氨氮传感器、水质硝氮传感器等物联网传感器提供三年运维。
(3)稻田土壤监测运行服务(服务期限:三年)
智能土壤信息采集系统根据作物生长时所需要的监测信息通过2个土壤温湿度及电导率传感器、2个土壤PH传感器、2个土壤钾离子传感器、2个土壤铵离子传感器、2个土壤硝酸根离子传感器、2个土壤铜离子传感器、2个土壤铅离子传感器、2个土壤镉离子传感器和智能云终端,远程在线采集实时数据,实现对生产生态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定时将监测到的数据发送到监测平台,指导农业生产并有效形成预警,方便精准地了解和掌握作物的生产环境,从而进行适时适宜的调控,优化农作物的生长境,提高生产的效益。同时,对前端低功耗农业云终端和土壤温湿度及电导率传感器、土壤PH传感器、土壤钾离子传感器、土壤铵离子传感器、土壤硝酸根离子传感器、土壤铜离子传感器、土壤铅离子传感器、土壤镉离子传感器等物联网传感器提供三年运维。
(4)稻田气象监测运行服务(服务期限:三年)
实时监测生产区域内的气象信息,包括风速、风向、雨量、光照、大气压、空气温湿度、PM2.5等指标,与核心平台连接,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指导依据,同时也为科学研究积累真实有效的数据。同时,对一体式气象监测站提供三年运维。
(5)稻田病虫害监测防治预警运行服务(服务期限:三年)
根据生物物理学方法,一般健康植物的膜位在-50mv左右,外液挎膜电阻均在Ω/cm左右,膜电容基本保持在1uf。作物一旦染病,必然导致分子振动光谱的变化和膜电位的升高,不同病菌的接种必然发生变化,根据这一原理,通过电导和光衍射的方法就能够分辨出病害的种类及类型。利用自动虫情测报灯等设备,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能自动完成诱虫、杀虫、收集、分装、排水等系统作业。全天候实时采集接虫盒的虫体图片并自动上传高清图像数据至信息采集系统。系统每天自动记录采集数据,形成虫害数据库。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虫情数据和图表,随时随地准确掌握区域内害虫发生、发展数据信息,制定相应防控措施。诱捕器集害虫诱捕、数据统计、数据传输为一体,实现害虫的定向诱集、分类统计、实时报传、远程监测、害虫预警的自动化、智能化。根据监测需要,诱导装置安放不同类型的诱芯,气流吹散性诱剂挥发出来的性信息气味,诱导同种异性害虫飞扑引诱装置,当害虫触碰到高压网时,会触发电机带动清扫装置告诉转动将害虫甩到集虫瓶内。同时只能数据采集系统记录一次数据,然后数据传输系统会将上述信息传送到中心平台。同时,对前端植物病害诊断仪、高空测报灯、害虫诱捕器等设备提供三年运行维护。
(6)重点河道监测总磷检测运行服务(服务期限:三年)
通过部署在被测水体处的原位总磷分析仪,将水样与过硫酸钾在消解池中于~℃进行反应,使水中不同形态的含磷化合物转化为正磷酸盐。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生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仪器通过对水中总磷的在线监测,能够为用户提供水质调查研究、水环境监测以及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的预警所需的连续、稳定的监测数据。同时,对前端原位总磷分析仪、通讯系统、集成组件等提供三年运行维护。
为实现上述六大类服务内容,需要提供高标准科研农田物联网设备清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