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工作让东港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辽宁好网民学习百年党史#

筚路蓝缕五年路,砥砺奋进东港人。“十三五”以来,东港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扭住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传递东港好声音,凝聚发展正能量,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力量。

凝聚共识,筑牢根基——思想理论武装坚强有力

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时时处处把讲政治摆在首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抓好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理论学习,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检查、考评制度。完善全市三级理论宣讲体系,开展理论宣讲多场,受众人数25万人次,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引向深入。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在一次次集中“补钙”“加油”中,持续提升党性修养,擦亮先锋本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放学习教材3万余本,培训党员干部17期余人次,全市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专题学习研讨次,举办专题读书班期,形成研讨文章余篇。各级党组织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余场,实现了党史学习教育全面覆盖、全员参与。

广泛开展庆祝建党百年宣传教育活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引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精心创排红色文艺精品。顶层设计了以“红心永向党颂歌新时代”演讲比赛、红色经典朗读、音乐会、快闪接力为内容的庆祝活动,以“百年伟业百年史”百堂思政课大奖赛、征文比赛为内容的学研活动,以庆祝建党百年大型书画展等为内容的展示活动,以“七一”勋章评选颁授、走访慰问等为内容的表彰活动,大力营造共庆党的百年华诞的浓厚氛围。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流舆论引导激发动力

坚定“主心骨”,守好“主阵地”,掌握“主动权”,奏响“主旋律”,着力把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着力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宣传引导工作,着力营造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浓厚氛围。五年来,始终坚持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聚焦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为东港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讲好东港故事,精心策划选题,各媒体平台开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六稳六保”“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等30余个专栏,充分展示全市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开设抗击疫情专题专栏20余个,累计发布新闻稿件2万余篇,阅读量约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余万张,制作条幅余条,电子屏滚动播放3万条,启动流动宣传车25辆、应急大喇叭个。《东港市因地制宜,科学 ,抓细抓实常态化下疫情防控工作》在《辽宁工作》发表。组织创作战疫主题文艺作品余个,开展“心理防护系列讲座”10余期,播放“空中课堂”专题学习栏目20余期,坚决打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舆论引导“主动仗”。

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全媒体生态系统助力新闻宣传工作实现新突破。创新“主平台”,坚持平台资源共享,聚焦“学”“宣”“培”“活”“倡”五大核心内容,推进“两中心一平台”深度融合。“东港融媒”APP推广使用逐渐拓展,通过APP平台组织开展“营商环境大家说”“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演讲投票等活动,吸引了近万人参加,加速了融媒APP的推广使用,市融媒体中心被丹东市推荐列入中宣部舆情信息直报点。创新开通了“东港市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县级融媒号,开设了活力东港、文明东港、海角东港、北黄海党建等4个专题栏目。截至目前,向辽宁学习平台供稿千余篇,被采用余篇,位居丹东市前列,平台推广实现了新进展。

典型引领,弘扬风尚——精神文明创建凝心聚力

五年来,始终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文化、新时代辽宁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涵养文明风尚,培育时代新人。

高标准高质量完善、打造市青少年宫、文明实践广场、红色电影珍藏馆、24小时城市书房等重点场所,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深化“善行28”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指导各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活动,全市注册志愿者达3万余人。该项目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评为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 志愿服务项目。

持续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统筹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注重加强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完善国防教育基地设施,深度挖掘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耕成风化人“文明沃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全市40余个单位和个人荣获省级文明荣誉称号,客运管理站和北井子镇分别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共推荐“身边的雷锋事迹”先进人物谷向阳、刘景芳等各类典型30余人,我市支持武汉医疗救援队6名队员被评为“丹东好人”,于丽家庭等12户家庭被评为“丹东市抗疫最美家庭”,李海涛被评为“辽宁省最美抗疫志愿者”。开展系列“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益广告宣传行动,推出“足不出户,文明实践与您云 ”线上系列课程20余期。结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和中国人民 出国作战70周年,组织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筑牢全市爱国主义根基。全面铺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成文明实践骨干和特色基地10个、文明实践所23个、文明实践站个、文明实践驿站22个、文明实践城市书屋7个。

鼓劲打气,造势扬名——内外宣传持续发力

坚持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打造内宣新平台。聚焦聚力重大决策部署,精心策划并跟进重点题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六稳、六保”“奋进十四五”等30余个专栏,讲好东港故事,传递东港声音,树立东港形象,全面展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凝聚助推 扶贫、乡村振兴、东港发展的强大合力。策划开展“黄海潮”“山乡行”“进百村、走千企”系列宣传,吹响“十四五”的进军号角。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和重点工作,开设专题专栏,对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市域治理、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农村综合性改革、大东沟流域治理、专家院士工作站等内容进行全媒体宣传报道,真正为东港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坚持多元发声、融合传播,争创外宣新业绩。累计在丹东市级以上媒体刊发稿件约1万篇,中央主流媒体发表余篇,我市基层党建等好做法好经验被《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内参收录。央视新闻频道和新华社多次对湿地观鸟、杏梅花、草莓等我市特色品牌进行线上直播,中央媒体团对我市草莓产业、海岛经济等方面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聚焦树立品牌战略宣传推介东港,依托东港草莓产业、六大地理标志产品、海鲜节、杏梅花节等宣传报道,把东港的城市之美、海鲜之美、心灵之美宣传推介出去,提高东港知名度和美誉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40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