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的消防员,月薪2000元,11年无

白癜风症状 http://pf.39.net/bdfyy/bdfzd/141204/4530121.html

这是一个关于消防员的故事,43岁的于新东是故事的主人公——不过看完这个故事,可能会颠覆很多人对消防员的习惯认知。

你瞧,这是冬天的凌晨3点,于新东出现的位置不是救援火场,而是乡下一个水库的采冰场。消防员不救火却去采冰,这不是不务正业吗?不了解内情,可以这么认为。有人也说过,消防员干的是水与火的活儿,于新东是冰与火。

消防员采冰为什么?说实话,于新东差钱。“我这个消防员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我是一名专职消防员。”通俗解释,专职消防员类似临时工,每月工资元,去掉保险,能剩多元,这样的收入,对于43岁的于新东来说,怎么可能养家糊口孝敬父母供女儿上学呢?

哦,你是这样的消防员啊。这是所有听过于新东介绍的人共同的反应。接下来他们都会这样说:这样的消防员你还干什么?有意思吗?干什么都比这个挣的多。问到点子上了,现在,就来回答:于新东为什么要做“不挣钱”的消防员。

于新东是一名退伍军人。但是,在他心里,退伍二字应该去掉,“我,就是一名军人。”在部队服役8年后,按照政策,他只能退伍回到地方。说句心里话,脱下军装,于新东心不甘情不愿,但政策在那放着,他要服从。

在部队8年,于新东最荣光的时刻出现在年松花江抗洪抢险,他因此荣立三等功。有人说,那不是生与死的考验吗?怎么就成了荣光时刻?按照于新东的理解,军人,最荣光的时刻就是经受生死考验。军人情结英雄情结,是深深烙印在他骨子里的,从生至死都无法抹去。(图片中间的人是于新东)

因为对于军营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怀,年退伍,经过6年辗转各地打工后,于新东终于如愿以偿“重回军营”:他的家乡辽宁省东港市面向社会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虽然这种消防员跟曾经的武警消防兵和现在的编制内消防员有很大的不同,但需要做的事情无差别。当兵的时候,于新东有8个春节没和家人在一起;当上了消防员,又有11个春节没和家人在一起。尤其是每年除夕夜,农村火灾高发,年除夕夜,仅于新东所在的马家店消防队就连续救火14起。

很多人问:除夕夜马不停蹄奔波于十余个大小火场,你们能吃上饺子吗?于新东拍胸脯说:绝对能!因为老百姓心里一直都装着我们——虽然离开军营多年,我总是能感受军民鱼水情是一直存在的。这是于新东和队员们今年除夕夜的饺子,给消防车加水间歇村里老百姓送来的,消防头盔成了火场上放饺子的餐桌。

消防员就是这样,为社会付出太多就会亏欠家人太多。在此转录于新东女儿作文的节选:老爸,每当我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挽着爸爸妈妈的手一起遛弯的时候;每当我跟着妈妈,拿着对联封门的时候;每当我看见邻家小妹,和家人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的时候;我心里都在呼唤着:爸爸,你在做什么?怎么还不回家?这样的时间久了,我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羡慕、嫉妒、怨恨,泪水总是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提起爸爸的事。

我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在爸爸的肩膀上撒娇;嫉妒那些被我爸爸照顾的留守儿童;怨恨爸爸总是不关心我,难道我不是你的亲生吗?你们不知道,打我记事起,我爸爸节假日总是值班值班的,就没有在家过一个举家团聚的春节。爸爸总是说:“我们消防指战员,越是节假日,越要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啊,爸爸心里总是装着大家而不顾及小家!(于新东女儿的作文节选就转录到这里)于新东说:这篇作文的完整版我一直存在手机里,每次看了都会心痛。

为了缓解心痛,这些年,于新东一直在做一个好消防员和做一个好父亲好丈夫之间寻求平衡。在消防队是上三天班休一天,他就利用休息一天的时间就近打工。冬天的时候,到采冰场采冰,一天下来有二三百甚至更多的收入;其他季节,就在码头当装卸工,收入也挺可观。这样平衡了11年,于新东创造了一个小奇迹:11年无休息。有太多的人对于新东的做法表示不解:值不值?他的回答是:无所谓值不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救火需要我的时候我冲上去了,家庭需要我的时候我也冲上去了,唯一的遗憾就是失去了太多的阖家团圆。但是,谁又能拥有完美的人生?

于新东被家庭需要着,也被社会需要着,这样的活法,难道不值吗?今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2月15日,正处防疫最严时期,辽宁各地普降几十年不遇的暴雪。当天傍晚于新东和队友在消防队门前清雪时,发现一位没戴口罩的中年妇女被肇事逃逸车辆撞倒在雪地里人事不省。那段时间,近距离接触不戴口罩的人需要很大的勇气,但于新东说,我就是干消防的,伤者戴不戴口罩我都得往前冲。因为暴雪的原因,东港市内的急救车无法按照正常的半小时赶到现场。为了抢时间,在跟急救中心沟通后,于新东和队友一起驾车将伤医院,为抢救争取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伤者康复后,她的家人还特意到消防队送锦旗表示感谢。

武汉疫情最重,于新东无法像98年抗洪那样冲在第一线,但他深知,最艰难的时刻,点滴远水也能解近渴。于新东先后三次通过武汉市慈善总会和丹东市慈善总会,捐款将近万元——这几乎是他一年总收入的六分之一。(每个月消防队的工资是元,打工收入三四千元)近万元捐款对于于新东家来说属于大宗支出,却得到了妻子和女儿的理解和支持,“这让我在欣慰的同时,也对他们娘俩充满了感激。”于新东说。

于新东是一名“军人”(把退伍拿掉),离开军营,火场、冰场乃至渔港码头,都是他的战场。这是于新东在救火间歇休息的情形,这对于一名消防员来说,既不威猛也不荣光,但这就是消防员真实的瞬间。有人说,消防员是吃青春饭的,一个43岁的中年人是不是有些尴尬?于新东没觉得尴尬,他说:人与人之间是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的,谁说43岁就不能做消防员呢?我还想一直干到53岁呢。如今,消防已经职业化,用年龄衡量合适不合适已经落伍了,只要体能跟得上,经验就是消防员巨大的财富。

晒晒我在这些年

最后,晒晒于新东在这些年获得的荣誉证书吧。于新东一直珍藏着它们,没事儿也摆出来看看。于新东说,“每看一次,我就觉得份量不够,我就觉得自己还能做得更好。我还有时间还有机会,我为自己加油,也希望大家为我加油!”(棋簿紫/图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45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