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星期六早晨,东港之城云雾缭绕,凉爽舒适,我突然有了一种出去逛一圈的念头,推出单车,一骑而去,沿着城中绿道一下子来到了莲花洋畔的莲花洋雕塑公园-莲花岛,只见海岸边矗立着一字排开的或座或立、或笑或威、或托或举、或骑或飞的大概多座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的雕塑像,我仿佛进了一个佛门之地,一下子徜徉在佛的世界中。
站在十八罗汉的身边,听着海边的涛声,就如聆听着这边众佛的诵经之声,又好像飘来了对面千米之外洋面上普陀山上的阵阵梵音,置身在这样一个氛围中,我的心宁静而清朗,我的脚步舒缓而轻盈,进了大门,就见二旁二座四四方方的平房爬满了绿色的藤曼,如二张绿色的网罩把佛光笼罩着,沿着环岛小路刚走不远,只见藤曼缠绕下左边的房子下真的有一座庙,真的有佛光在,庙右边的树上缠满了众多红红的祈愿的飘带,在海风的吹拂下飘荡着,和树上的绿叶融合成了一体,寄托着人们的片片心愿。走下台阶,步入庙中,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正接受着众多善男信女的膜拜,其中还有年轻的男女,大概正是高考、中考后的学子吧,庙里的香火很是旺盛。
走出庙,到了庙前,一尊弥勒佛,脖子上套着红丝带正笑盈盈的看着我,在他的面前香火缭绕、水果摆满了石板。走过弥勒佛的雕像,只见又有佛像在礁石间、在海水旁对着普陀山方向舞蹈。走过不远,我看到了一块大石头,上面刻写着“台风登陆地”,原来这是年迷幻狂野的第六号台风“烟花”登陆的地方,我想或许桀骜不驯的“烟花”是被这里的众佛拦下了,低下了它狂傲的头,在这里停下了它山崩地裂的脚步。
在回想年第六号台风“烟花”肆虐的情景中,我来到了慧锷广场,广场中有一塔,在塔下,慧锷和尚正双手捧着装有观世音菩萨像的神龛对着普陀山不肯去观音和观音佛像的方向闭目虔诚地沉思着,我随之朝对面普陀山望去,虽然天气不是非常的晴朗,但对面观世音菩萨的金像还能清晰可辨,一道佛光出现在了我的面前,我想我面前出现的海天不就是慧锷和尚所见的海天吗?据传,慧锷和尚是一日本的高僧,被第二次派往中国时,到五台山得到了美丽的观音神像,准备带往日本,从杭州湾起航回家,帆船行至舟山群岛洋面时,突然奇迹般地被一种睡莲阻碍了前行,睡莲似乎覆盖了整个海面,船动弹不得。慧锷和尚不觉灵念一生,难道是观世音菩萨不肯去日本?于是向观音祈祷,并发誓如果他和他的同伴能安全摆脱现在不幸的困境,他会建立一个神社供奉他,祈祷以后,睡莲中间,仿佛某种的神秘力量为帆船开辟了一条清晰的道路,并把帆船引向了普陀山。依照誓言,慧锷和尚带着观音圣像下了船,在普陀山的东南方海岸登陆,在一个张姓岛民的帮助下,把张姓岛民的房子改成了一座观音庙,并供奉着观音的神像,这个庙就是后来的“不肯去观音(观音拒绝离开)”,那个阻碍帆船前行的洋面,就是莲花洋,而我所站的这个岛就是莲花岛。
我从莲花岛的慧锷广场的台阶沿路而下,傍山的小路一直延伸到了海上,在海上架着一座石桥,众多的游客正在上面留影拍摄,在下面嶙峋的礁石上又有众多的佛像似乎飘游在海中,游客们或扶着佛像、或站在旁边又是一声声手机咔嚓咔嚓的拍照声或摄像声,我也走了下去,来到了礁石上,只见在礁石缝隙的水潭中有小鱼在游动,还有螃蟹在横行,还有小虾在跳动,再往下走,依附在礁石上的螺、杜蛎等也都一一呈现在我的面前。
我去的这个时候,正是落潮的时候,鱼虾螃蟹、螺壳礁泥都一览无遗,以它们真实的面目展现在了我的面前,有可爱、有丑陋,有柔弱、有强壮。涨潮的时候,当一阵阵的海浪奔涌之后,这莲花洋上的所有的生物、所有的物体,包括这礁石上神态各异的佛像都将淹没在海浪之中,在海底中,这些生物、物体将会以一种怎样的状态生存着?这里佛光四射的海底世界又该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从礁石跃上小路后,我已经到了小岛的西面,西面是一片空旷的地和树林,在树林中又有一些佛像藏在其中。走过这片空旷地,我来到了朱仁民艺术馆,进入这个艺术馆,偌大的地方只有我一个人,相对外面这里显得异常的冷清。
随着我对艺术馆内的一篇篇文字的阅读,我被深深的震撼住了,看着艺术馆内的一幅幅图画和塑像,站在灰暗的房间内,看着读着,我突然觉得,在这房间内,有一座无形的佛像矗立在了我的面前,那是一个活佛,这个活佛就是朱仁民。弥漫的佛气似乎也感染了我,一股佛气从心底油然而生,我祈愿踏入此岛的人们,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在祈愿、游玩的同时,多来这个艺术馆,感受那蓬勃的生命之力量、勇敢的拓荒之精神、普世的博爱之情怀。
年,一直画画的病瘫了五年之久的朱仁民终于可以站起来了,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又出现在了面前,刚站立不久,他经常驻着拐杖来到海边,坐在大青石上打座,经常会习惯性的注视着莲花洋海面上一座孤悬的小岛,感觉这小岛分外奇特,似乎像一座惟妙惟肖的东方女神观音平静地躺在普陀山和沈家门之间的海面上,独立海天,自成一体,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的牵强和延伸,他不禁激奋不已,这不是自己多年来心灵中的图像吗?
行行复复十几年,年朱仁民终于买下了这座莲花洋上的荒岛-莲花岛,成为了莲花岛的岛主。这座荒芜的岛屿在朱仁民日渐蓬勃的生命牵引下,也逐渐的焕发出了生命之光,历经数年,一座座佛像雕塑而成,莲花岛成了永久向世人免费开放的佛的世界、游的乐园。这座莲花洋上的孤岛在朱仁民站立起来的过程中,也从此充满活力站立了起来,以一个佛岛的形象永远地站立在世人的面前。
回来的时候,云雾已经消散,我站在这座由内到外散发着佛光的已经连接着大道、不再孤悬海外的小岛上,在朱仁民的所有作品前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中国的莱奥纳多.达.芬奇致敬,只为这莲花之岛奔跃的海浪,只为这佛光之岛向善的力量,只为这生命之岛蕴藏的光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