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
东港区西湖镇、三庄镇突降暴雨
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
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大水过后,
村民们积极自救、互救
目前,受灾村生产、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
8月7日上午,东港融媒记者来到受灾村西湖镇铨元村,只见十几名村民正帮着村内一家日用商品整理货物。
“那天(8月5日)暴雨后,大水将店门口的商品冲走了,店内也过了水,货架上的商品散落一地。”商店老板卢崇奉说,多亏了乡亲们帮忙,才能这么快就把店里货物整理好。
路上,记者看到村民、志愿者正拿着铁锹、扫帚,清理道路上的淤泥。目前,全村11条重要生产道路已开展疏通抢修工作,村村通主干道已经全部打通,道路受损位置正逐个修补。
水灾发生后,三庄镇群众也是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邻里互助,进行屋内外排水、搬离浸泡物品;第一时间救助转移、安置老弱病残;对浸泡的家居物品、粮食进行整理晾晒工作;维修被浸泡家具、家电;对排水不畅通区域进行疏通整治;对影响交通安全的路面进行修复;将倒伏的树木、庄稼进行扶正减少损失;对被水冲坏的房屋、墙体进行维护修缮。三庄镇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共同发力,再建美好家园。
与此同时,
区直各部门、各镇街道
第一时间到受灾村开展帮扶工作
区应急部门
8月7日上午,东港区应急管理局再次赶往西湖,将80条应急救灾棉送至西湖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
灾情发生后,应急管理局立即启动战时应急机制,成立了三个指挥部:前线救援指挥部,全力组织各救援机构,协调各方关系,寻找失踪人员;后方支援指挥部,负责联络协调、灾情核查上报和争取工作;应对恶劣天气安全生产指挥部,负责更加严格地综合协调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的形势稳定。
区电力、水利部门
水灾来袭,大面积住户出现断水、断电问题,东港区立即组织专业部门进行抢修,已于8月5日晚7点恢复供电供水。
启动了水利工程项目“回头看”、塘坝及地质灾害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逐一排查隐患,建立问题台账,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各项问题整改,积极做好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工作,确保不出问题。
区卫生健康局
险情发生后,区卫健局立即启动卫生应急预案,组织相关单位及人员赶赴受灾严重的村,开展医疗救治和传染病防控工作,防止重大疫情的发生。
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挥,加强对重点区域的医疗救治、灾后防疫工作的组织协调,完善有关应急预案,确保人员、措施、责任落实到位。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和灾后防病工作,防止灾后疾病传播流行。
区畜牧局
8月6日,东港区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迅速行动,赶到西湖镇和三庄镇,采取多项措施全力开展养殖业减灾救灾和消毒灭源工作,加强畜牧业应对疫情技术指导,尽最大努力减轻灾害损失,恢复畜牧业灾后生产。
区农业农村局
农业农村局在灾情发生后,立即进行农业灾情调查、灾后技术指导工作,并会同农保公司到田间地头进行受灾勘察核损,确保及时核清损失,并下发通知到受灾的乡镇,要求其组织专门力量全面调查农业受灾情况,已备研究后期救助事宜。
灾情勘查小组工作人员现场对受灾农户进行救灾指导,针对本次受灾严重的花生,东港区农业农村局特别制作了《花生灾后管理措施》明白纸,向受灾农户发放,让受灾农户根据明白纸就能正确进行灾后管理工作。工作人员针对农户提出的灾后农业生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保障农户正确有序开展灾后农业生产工作。
区交通运输局
大水过后,东港区交通运输局迅速行动,带队奔赴灾毁现场,进行抢险救援工作。6日,区交通运输局对水毁路段及时设立警示牌、反光警示桩,对损毁道路进行分道行驶,同时对冲毁的路基立即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抢修。截止6日晚,三庄镇三黄线6处水毁路基修复工程全部完成。
目前对路基损毁严重的铨元、上栗山路段的冲毁路基的修复已全面展开。在做好隐患排查及抢修保畅工作的同时,东港区交通运输局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发生灾情、险情及时上报。
灾害发生后,还有很多的部门、兄弟镇街道、各社会爱心人士,组织专门力量到受灾村开展帮扶工作,助力受灾村灾后恢复建设,也给予了受灾村群众温暖和信心。
灾后,东港区集中力量,全力靠上,加快推进环境整治、路面修复、河道疏浚、危房修建等工作。下一步,东港区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防洪救灾意识,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东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