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本正是电影《难忘的战斗》的导演之一,当年他风华正茂,现在早已退休在家安度晚年了。在我的釆访中,于导演回忆了当年的情形,透露了几件拍摄时的轶事。
——题记
30多年前,《难忘的战斗》在宁波拍外景。主要取景点是鄞江桥,主要的戏份是群众欢迎解放军进城。摄制组来宁波的时候,正好碰上梅雨季节。时阴时雨的天气苦坏了演员和导演。由于剧中有不少游动的场景,且剧组召集了三四千名群众演员,因此一到下雨时,躲雨就成了大问题。人员过多,一慌乱很容易产生踩踏事件。为了处理这样的突发事件,于本正费了不少心思。“当时我就站在大卡车临时搭建的指挥台上,一看雨越下越大,人群出现骚乱,但幸好扮演解放军的演员来自部队,并没有乱。于是,我灵机一动喊了句‘向解放军学习’!后在解放军同志的维护下,队伍果然就不乱了。”
《难忘的战斗》剧照
为了表现解放军运粮的实景,剧组在鄞江桥搭了一个很大的粮仓叫“富国粮行”。另外,还需要四五艘大型的运粮船。船的问题又遇到了麻烦,因为在来宁波拍摄之前,运粮船已经在苏州拍摄时出过镜,如有一个场景是在芦苇荡里,土匪伏击解放军运粮队,船队已经出现了。在宁波主要拍解放军突围,拍摄地点换了可船不能换啊,电影拍摄要求很严格的,要是让观众看出了破绽这片子就完了。所以只能把几艘大船从苏州拉到宁波来。为了把这些船弄到宁波还是费了不少劲。据于本正回忆,当时是先通过海路把船送上货轮,然后运到宁波港,接着再送到鄞江桥。
执导《难忘的战斗》时的汤晓丹
《难忘的战斗》由号称“银幕将军”的汤晓丹执导(联合天然、于本正)。它保留了汤片的一贯风格:故事性强,情节曲折,镜头洗练,人物个性鲜明;与“样板戏”中人物塑造手段的千篇一律相比,《难》剧犹如一股湿润的春风,吹进观众久旱的心田。此外,影片在描写紧张斗争的间隙,也用镜头展示了美丽、旖旎的江南山区风光,因而在上映之后,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影片开始,红旗漫卷、炮火连天。人民解放军跳下战船,潮水一般涌上江南大地。骑兵团田文中副团长挥舞战刀,率领部队冲锋。这是被上海女作家程乃珊称为“城市雅痞”的达式常首次饰演我军指战员形象(田文中),显示了汤晓丹用演员的独到眼光。
《难忘的战斗》剧照
用以表演知识分子形象见长的演员达式常,出演田文中,的确引起不少观众担心。但随着影片剧情发展,观众逐渐为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正反双方演员的精湛表演所折服,汤晓丹的冒险又成功了。达式常日后演技日臻成熟,又相继饰演了反映洪湖革命根据地肃反题材的影片《曙光》中的红军师长岳明华、《东港谍影》中的侦察员钟磊、《燕归来》中的林汉华、《他们在相爱》中的陈战、《人到中年》中的傅家杰、《谭嗣同》中的谭嗣同等,成为中国影坛的著名男星。
扮演范可君的陈烨(左)
扮演范可君的是陈烨,这个角色是她的处女秀。剧中有一个场景是她从岸上跳到已离岸的船上。据说她原是上海郊区崇明岛农场的插队知青,有一次她赶到码头,一看船已离岸,一急之下就凭空一跃跳上了船,此场景正好被汤导看到,就选她饰演范可君。陈烨后来成功地饰演了《垂帘听政》和《火烧圆明园》中的慈安太后(东太后)。她的演艺生涯是从《难忘的战斗》开始的。
《难忘的战斗》剧照
影片的结尾寓意深刻:深夜,战士小赵独自一人押着叛变的刘副区长往回走时,被不引人注意的粮店账房先生(全片中没一句台词)从后面用秤砣砸中脑袋而牺牲。街上,百姓都举着火把出来欢迎得胜归来的解放军、庆祝彻底打垮了盘踞在盘龙山、太平集周围的土匪;而刚刚杀害了解放军战士的账房先生,仍旧端坐在粮店里,静静地打着算盘、核对当天的账目,仿佛外面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这就是“银幕将军”汤晓丹最成功的伏笔——阶级敌人还隐藏在人民内部,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