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马廷东为草莓梦想而奋斗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jc/140827/4457198.html

马廷东,男,出生于年11月,辽宁省东港市十字街镇赤榆村人。现为丹东市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级农业技师,东港市小浆果协会会长,中国农村合作经理管理学会新农人创新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常务理事,全国青联委员,辽宁省青联委员,辽宁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年马廷东返乡创业种植草莓,成了在黑土地上创业的青年农民。年发起创立丹东市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万元,并申报了草莓绿色认证、注册了“圣野果源”商标,开始应用农业物联网进行草莓生产管控和试验示范,年开始举办“圣野果源”杯草莓大赛,现已成功举办了5届。年合作社被评选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年“圣野果源”草莓入选首批全国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年被原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合作社,年被授予辽宁省先进集体,年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百强社,年入选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案例。“圣野果源”草莓获第十六届国际农交会金奖,年获全国十大好吃草莓,品牌估值1.82亿元。

一、创业历程

年,马廷东从北京返乡创业种植草莓,由于不懂科学种植,刚开始的时候栽了跟头,把仅有的几万元钱都赔进去了,后来了解到科学种植的重要性,开始认真学习草莓种植技术,2年内将草莓种植面积扩大到上百亩,当时的草莓主要还是作为深加工产品,渠道以出口为主,一片大好的市场行情让马廷东看到了希望,他觉得只要种出产量高的草莓就可以多卖钱。

事与愿违,看似简单的农业并非简单,由于不了解市场行情和走势,恰恰在这一年,国外草莓大丰收,国内的草莓出口订单大量减少,草莓价格大跌。而国内基本没有深加工草莓的市场,结果一下背负上百万元债务,这让一个满腔热血投身农业生产的年轻人心里结了冰,马廷东从此在村里颜面扫地,各种风言风语接踵而至,他不得不去思考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也许是机遇,也许是那份初心,但更重要的应该是恒心,马廷东梳理了自己的失败过程,经学习考察后,决定成立合作社,靠科学种植好吃的草莓,靠标准化的产品做统一的品牌,与农户共同创业,共同致富。年,马廷东发起创立丹东市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成员一致选举马廷东担任合作社理事长,开始了带领成员一起创业的历程。

马廷东在合作社专门成立一支7个人组成的技术研发团队,与沈阳农业大学、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优果联和优农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从种苗选育、土壤改良、小浆果投入品着手,提升栽培管理技术,全方位研发升级产品包装、采后处理、仓储物流等。

在马廷东的带领下,合作社的技术研发团队先后研发出草莓后墙立体栽培技术、秸秆栽培技术;研发的红颜低温冷藏促早熟栽培技术,获得丹东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使丹东红颜草莓上市时间提早1个月以上,成为全国红颜草莓最早上市的地区,售价最高达到元/斤,这项技术对合作社的竞争力提升和丹东草莓种植户经济效益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合作社经营模式与特征

1.采取“九统一管理”模式

众所周知,农药残留是包括草莓在内的生鲜水果业普遍面临的市场信任难题。为了从源头控制农药残留,提高果品品质,赢得消费者信任,合作社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出口产品和放心农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要求进行“九统一管理”,即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投入供应品、统一种植技术规程、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标准收购、统一溯源监管、统一分选包装、统一物流配送、统一品牌营销。为了让产品在生产环节更为透明、直观、可控,合作社尝试使用物联网的手段从源头把控,让产品生产全流程可追溯。综合利用网络技术、射线技术、条码识别技术等,合作社建立起集网站、POS机、短信和电话号码于一体的多终端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合作社给每户成员发放智能手机,并派技术员指导农户拍照。农户成员将草莓生产的全程信息采集并上传到追溯平台,最终在追溯平台上公开展现,从而实现产品“质量可监控,过程可追溯,政府可监管”,让群众放心食用,让政府宽心管理。草莓上市以后,消费者只要扫描包装上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187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