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随着新一轮寒流袭来,日照迎来今年入冬以来最冷的天气。窗外寒风呼啸,室内暖意融融,家住东港区金桥小区的68岁老人李慎忠第一次觉得冬天也可以过得如此温暖惬意。
“盼望了十多年的暖气,3天前终于通上了!温度稳定在20度左右,以后即使天再冷,俺们老两口也不担心挨冻了。”李慎忠笑着说道,这几年虽然住在楼上了,但是空调还是不舍得一直开。到了最冷的时候,楼里的自来水管都冻坏了,家里连水都吃不上。
“以前我们也曾与相关部门单位主动联系过供热管道建设的问题,由于没有政策扶持,居民自费建设的成本太高,就搁置到了现在。”金桥小区管理办公室主任秦长民介绍说。金桥小区是年村集体出资建设的小区,当时考虑建设成本,并没有设计供热管道。后来村民入住后每当冬季到来,取暖就遇到难题。
今年日照市将未供热小区改造列入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确定了包含金桥小区在内的82处符合改造条件的小区。建设费用按照“市财政补助一块、热力公司出一块、居民自己拿一块”的方式筹集。具体施工由热力公司负责,城市管理、自然资源规划、行政审批等部门协同配合开展。
“未供热小区改造主要有两大难点。一个是前期规划建设的供热管网未敷设至小区周边,新建管网,有的需要跨过高架桥、有的需要越过河道,涉及部门多、施工难度较大,建设成本高;另一个是小区居民对于建设资金的自筹部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个别用户往往又会选择放弃,导致改造推进难。”华能日照热力有限公司客服部副经理申鑫告诉记者,如果不加快推进,容易在供暖季到来之前出现施工扎堆的情况,人员和设备紧张,影响改造进度。
对此,华能日照热力有限公司成立工作专班,对82处未供热小区通盘考虑地理位置、周边管网的敷设情况等条件,整合小区周边供热资源,采取就近选择主管网接入、协商共用邻近小区的换热站等方式,逐一制定改造计划和推进方案,尽可能为居民节省开支。
李慎忠居住的金桥小区住着户居民,取暖需求强烈。但一条50多米宽的河成了阻碍小区居民取暖的拦路虎,管道怎样过河,是摆在华能日照热力有限公司面前的必答题。
“管道要想过河,就要在河道内建设支墩或者下穿河道。如果架设支墩的方式过河,建设要求较高、施工难度大;如果从河流底部下穿,时间久了管道易损坏,后期维修管护难。”华能日照热力有限公司工程部副主任杨善军介绍说。经过综合考量后,他们选择了与桥梁并行架设支墩的过河方案,确保供热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尽快让小区具备供暖条件,节省施工时间,杨善军组织施工力量一边进行河内支墩架设,一边进行路面开挖和管道敷设。施工过程中实行错峰措施,路面施工避开早晚高峰时段,小区内施工避开居民的夜间休息时段,尽可能减少施工对道路交通和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紧张建设,供热管道如期敷设到金桥小区。12月22日下午,随着一股暖流涌入居民家中的暖气管道,小区居民的心也随之暖化。“现在真是赶上了好政策啊,我们自己总共花费不到一万元就通上了暖气。家里到处都热乎乎的,这真是给俺们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李慎忠高兴地说。截至目前,日照市主城区内的82个未供热小区中,已完工72个,56个已实现供暖,其余小区正在收尾中。(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吴宝书栗晟皓通讯员孙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