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全市社区第一书记坚持扎根基层,聚焦加强社区党建、参与基层治理、服务社区居民等重点任务,与社区“两委”同向发力,冲在一线、践岗履职、奋发作为,办理了一批实事好事。现将9月份最佳实事公布如下:
1、建强网格党组织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进社区建立网格党支部5个,实现应建尽建。协助社区党委选优配强网格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并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培训,明确专兼职网格员工作任务。带领专兼职网格员深入网格走访居民52户,摸排路灯不亮等急难愁盼问题13条,逐一协调解决。建立社区特殊群体台账,自掏腰包走访慰问困难党员42人。
李想,市经济合作发展服务中心八级普通管理岗,派驻元宝区兴东街道虹桥社区第一书记
2、织密基层党组织服务网。逐户排查、核清名党员基本信息,进一步完善网格党支部基础信息。带领社区“两委”走访辖区非公企业,组织召开座谈会,“点对点”指导党建工作10次,推动辖区两新组织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提升规范化水平。建立困难党员、高龄党员等特殊群体信息库,开展“党员进小区、服务我先行”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余件,先后被中国网、辽宁文明网等媒体刊发转载。
丁永军,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科科长,派驻元宝区金山镇馨悦社区第一书记
3、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打造服务站。积极与街道办事处协调,在七道社区打造服务站,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户外工作者提供“避暑取暖、歇脚充电、休闲阅读”等暖心服务,共服务余人次。积极争取资金元,为站内配备微波炉、常用药、雨具等,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性。充分发挥快递员、外卖小哥熟悉辖区环境、了解群众需求的优势,参与解决辖区群众“身边事”80余件,助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工作。
张世鑫,市总工会组织和基层工作部四级主任科员,派驻元宝区七道街道七道社区第一书记
4、组建“党员先锋队”助力创城。主动联系社区帮扶市直单位和辖区企业,筹集帮扶资金元、各类创城宣传用纸8箱。协调机关干部和辖区党员群众组建“党员先锋队”参与创城余人次,分片、分区开展创城工作宣传,组织卫生清理活动19次,清理乱贴乱画余处,粉刷老楼内部墙体9处余平方米,清理长期堆放垃圾和建筑垃圾9车8吨,极大改善了社区生活环境。
卢颖超,凤城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专业技术11级岗位,派驻凤城市凤凰城街道聚宝社区第一书记
5、组建“绿色环境保护队”开展社区环境整治。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开展座谈会3次,开展社区环境整治专项调研5次,收集社区居民意见15条,并结合社区实际制定环境整治方案。牵头成立由社区干部、党员骨干、青年志愿者等20余人组成的“绿色环境保护队”,定期开展绿化养护、清理垃圾、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等,辖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刘裕麟,东港市综合执法办公室主任,派驻东港市新城街道滨海社区第一书记
6、推动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主动对接县住建局老旧小区办,围绕金融小区部分路面破损、缓步台扶手老化、排水设施老旧等问题,制定改造方案。同时,积极申请政府资金11万元,重新铺设路面平方米,更换单元楼道缓步台扶手4套,架设排水管1个,修葺院墙30米,小区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
路东旭,宽甸满族自治县应急管理事务服务中心安全生产部副部长,派驻宽甸满族自治县宽甸镇安居社区第一书记
7、为退伍军人解决养老保险账户转移难题。组织专兼职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深入网格排查居民基础信息,摸排生活中的烦心事、揪心事,建立问题台账,逐个销号解决。针对辖区一名退伍军人养老保险费多年未到账的情况,主动到市人社局查询账户信息,分析问题原因,并协调原单位补办缴费凭证等材料,成功解决养老保险费“悬而未转”难题。
由炳申,市人社局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九级管理岗,派驻振兴区永昌街道宾馆社区第一书记
8、推行“法治+互助”基层治理模式。吸纳检察官、法官、律师等8人加入网格服务队伍,组织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普及法律常识,解答居民法律疑问20余个,化解矛盾纠纷9个;广泛发动社会爱心人士加入互助团队,帮助困难居民4人次,服务特殊群体7人次,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平安和谐社区。
滕鹏,振安区委政法委科员,派驻振安区鸭绿江街道恒景社区第一书记
中共丹东市委组织部
年10月12日
原标题:《全市派驻社区第一书记9月份最佳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