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的暑期,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乡村书屋变身为“小草学堂”,成为孩子们看书、学习的好去处。
涛雒镇将落脚点放在乡村书屋的打造上,以“书屋+”的模式,让书屋既能发挥思想文化阵地“充电桩”的作用,也能成为孩子的“精神乐园”,还可以满足群众既要鼓起“钱袋子”,更要活起“脑壳子”的需求。
东南营村的书屋建在村文体中心内,这里还是养老服务中心,配套建设的长者食堂即将投入使用。书屋内20多个孩子齐聚一堂,或是津津有味地看着童话书,或是在志愿者的辅导下认真地写作业,呈现一幅“绿树荫浓夏日长,孩童欢声满书堂”的画面。
涛雒镇乡村书屋打造的方向不单纯是看书学习的地方,而是“屋”尽其用、一“屋”多用。乡村书屋要嵌入到综合配套之中,让老百姓来书屋可以看书,也可以在一墙之隔的其他功能室打打牌、健健身、跳跳舞,这样才能集聚资源、集聚人气。
作为“小草学堂”的标配,大学生志愿者必不可少。依托乡村书屋,涛雒团镇委积极推进“小草学堂”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党团史教学、防溺水教育、课业辅导、亲情陪伴等志愿服务。
在东南营乡村书屋,一面“家风墙”格外惹眼,上面记录了村内66名党员的好家风好家训。在书屋的另一角,挂着一块“树家风、传家训、立家教”留言板,以方便来此读书的村民留下自己的好家风好家训。
在小草坡村,乡村书屋的出现,让村里好几位老烟民丢掉烟,拿起了书本。书香赶走烟味,整个小草坡村都洋溢着书香的气息,文明之风越来越盛。不少村民感慨:“现在我们的治安主任、调解大嫂都要‘失业’了。”
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经典阅读、健康讲座等,涛雒镇乡村书屋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书屋+”公益活动,不断拓展书屋的功能。
农闲时,村民们可以相约书屋翻阅书籍;寒暑假期,孩子们三五成群相邀书屋学习……一个个乡村书屋犹如一座座“精神粮仓”,正在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为乡村振兴提质添智、增效创效。(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李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