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校幼儿园
新校舍新操场
新学期
各区教育部门都传来
一大波利好消息
中山区
启动东港五小、东港二中建设
■完成东港第四小学建设,完成东港印象幼儿园改造并投入使用,完成大连市第十六中学风雨操场建设。推进大连市第三十三中学建设,启动东港第五小学、东港第二中学、十五中学画室、四季上东幼儿园和小浪花幼儿园建设工作。
■进一步优化集团化办学布局,提高集团化办学水平,新组建风景小学等三个教育集团,实现区域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全覆盖。
■加大十五中学、四十四中学艺术特色发展力度,发挥十六中学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引领作用。根据省市高考改革方案要求,探究新课程、新教材改革,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和新教材改革落地,加强学业和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
■加强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休息日等重要时段的联合执法和专项督查,加大对隐形变异等违规培训行为查处。完善银行资金托管机制。建立作业支持体系,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控制总量,提高质量,开展有效作业行动研究,立足单元设计,落实《中山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推动区域教学质量整体提升。进一步优化课后服务供给,满足多样化需求,不断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
西岗区
大力加强“智慧教室”建设
■优化办学条件,计划投入万元资金用于西岗中学操场维修改造和建设小学、新石路小学、水仙小学校舍升级改造,启动第五中学综合提升改造项目,深入推进“家门口的好学校”建设。持续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内涵发展,提升办园条件,进一步扩充普惠性教育资源。总结多种集团化办学模式与课程建设经验,充分激发八个教育集团发展活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投入万元用于建设“智慧教室”项目,研发应用学生智能终端学习系统,实现精准教学,因材施教。建设支持移动学习的高密无线网络,打造云端资源、教师教学与学生空间互联互通的智能化学习环境,探索“数据驱动未来教育”的西岗模式。
■投入约万元用于“趣成长”特色课程项目建设,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依托校本课程开发和特色艺体发展项目,培树学生成长志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实行课后服务“3+2+N”基本模式,让课后服务有声有色有成效,推行作业管理“”模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以“网格化”管理织密织牢校外培训监管网,以“三严格”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
沙河口区
开办恒大帝景小区配套幼儿园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把校内作为“双减”工作的“主阵地”,不断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优化课后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意识,减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课后服务费,实行弹性放学,满足家长接送便利,丰富课后服务内涵,保障课后服务时间“5+2”,覆盖全区中小学校。
■建立政府主导,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均衡发展,统筹配置资源,加大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和建设,调整办园结构,科学做好普惠性幼儿园布局,切实将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纳入区域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并统一规划。年沙河口区开办恒大帝景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办幼儿园,幼儿园设9个班级,提供学位个。
■全面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预先收取的学员培训服务费用的管理,有效防范预收费资金安全风险,切实维护学员、家长的合法权益,通过《致沙河口区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统一制作《缴费提示牌》并在机构内显著位置公示等方式,进一步推动我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全覆盖。
甘井子区
计划建成并投入使用3所小学
■计划建成并投入使用体育中心一期小学、中航华府小学、大连湾实德地块小学。计划陆续完成辖区内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塑胶操场改造工程、消防改造工程等项目,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聚焦“三提”,积极开展有效作业研究,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包,建立区本、校本作业资源库,丰富课后服务课程。
■打造区级劳动教育示范校,优化和完善综合素质中心劳动教育课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立校内劳动教育基地,扩大校外劳动教育基地。
■深入推进辽宁省“智慧教育示范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建设。
■持续促进幼儿园规范发展,借助“双减”契机,探索幼小衔接新途径。继续做好四星、五星级幼儿园的创建工作。
■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加强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广告治理工作。
■全面加强甘井子区教育系统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完善校园疫情防控方案。
■完善校园平安网格管理体系。落实食品安全全流程监管,逐步完成“明厨亮灶+互联网”区域监管平台。
来源:大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