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小学红色云课堂
—“云党日”暨“云讲堂”—
“疫”路同行微光成炬
活动时间、形式
年4月23日、红色云课堂
活动主题
“疫”路同行微光成炬
参与对象
全体党员、全体教工
开启
党日活动开始
环节一
以“乐”抒情提振信心
欣赏歌曲《萱草花》
坚守坚强,跨过就是希望;
“疫”去春来,萱草花开。
环节二
以“文”陈情使命担当
教育教学故事(1)
杨丽
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
点此查阅
《一起云上“诗情画意”对话生命的精彩》
三月以来,疫情犹如“倒春寒”向我们袭来,让我们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居家学习期间,很多学生处于没有同龄人为伴的一个空间中,且他们的活动空间变小了,交流的伙伴减少了,在心理上,多多少少会有些波动。如何引导四年级的学生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抵抗疫情?作为语文老师,杨老师便想到了诗歌。诗歌向来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民族精神的火炬。杨老师借刚学的《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大门》这一课,设计了创作诗歌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特殊时期一起用诗歌对话生命的精彩。为了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为了能让他们相互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杨老师让学生以雏鹰假日小队的形式合作创作诗歌。
她在晓黑板开设了五个讨论组,明确了创作要求后,由每个小队的队长组织队员们展开讨论。队员们你一言我一语,交流着自己的想法。而杨老师穿梭在五个小队的讨论组中,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为他们指点一二。热烈的讨论,让大家感觉又回到了温暖的教室里。
在孩子们创作的诗歌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以及对早日回到校园的美好愿望。诗歌创作完成后,每个小队擅长绘画的队员将创作的诗歌绘制成手抄报,展示在班级讨论组。孩子们的创作和积极的心态,都让杨老师感到十分欣喜。
虽然上海的疫情形式严峻,但大家依然可以一起“诗情画意”,在诗歌和绘画中领略大自然美丽的风光,倾述心中美好的愿望。相信不久之后,大家就能在校园相见!
《一起云上“诗情画意”对话生命的精彩》
学生作品
教育教学故事(2)
倪晓斌
勤学善思,勇于实践。
点此查阅
《平凡的一天》
我是东港小学三(6)班的班主任,同时也是两个班级的数学老师。
疫情让我们只能隔着屏幕,我用自己的手机实况纪录下这一天的生活。平凡的一天,从清晨到夜晚,你所不知道的一位班主任的日常。在这个困难的时刻,我在上海,和许多教师一样,始终“陪伴”着学生,不曾远离。
8:50,今天的你准时来签到了吗?老师我准时在网课前守在电脑前,等待着同学们陆续签到。网课学的怎样?
10:20课后的数学讨论组定时与同学相聚,让我们积极发言回顾刚才的所学。今天的你有做核酸检测吗?老师11:50也出现在了核酸检测的队伍中。疫情之后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12:00在班级午会课的讨论组里,请同学们来畅谈。老师想你们了,12:30拿起了电话,想听听另一边的声音。
今天的作业都上传了吗?老师会在13:00开始批改上传的作业。经过一番“拉扯”,在18:30收齐了作业。综合其他学科的学习情况,在班级群里做了汇总。
那结束了吗,没有。20:00“微视频”录制开始。转眼来到了22:35,让我们结束平凡的一天。此刻让我们一起为这个城市祈福。
上海加油!
志愿战疫故事(1)
张晓莎
表扬和鼓励是激发学生潜能的最佳途径。
点此查阅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
这个春天,沉默已久的疫情再次爆发,并已侵入了我们的正常生活,禁锢了我们出行的脚步。新增无症状人数、足不出户、封控、核酸等字眼填满了每一个人的生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张晓莎老师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她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迎难而上。在村委的号召下积极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认真配合村委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为打赢这场战争,发挥自己这颗小小的“螺丝钉”。
志愿者们各司其职,坚守自己的岗位,每个人认真且耐心做着普通又重要的事。早上6点,村委分配张老师帮忙测核酸时录入健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