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擘画市域社会治理最优蓝图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东频道

不久前,第九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新生代表日照市在会上作典型发言,对日照市打造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方面的经验做法进行介绍,全国仅有五个城市发言。市域社会治理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长期以来受职责交叉、力量分散、运行不畅等体制机制制约,既影响了治理效能的提升,也给群众办事带来诸多不便。

如何破局?日照坚持问题导向,市委、市政府作出决策部署,主要领导亲自推动,以打造市、县、乡三级实体化“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为抓手,创新建立社会治理综合体,推动社会治理提质增效,探索出一条独具日照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径。

资源集成:构筑市域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

先来看一组数据:上半年,全市矛盾纠纷、民商事案件、到省以上信访数量分别下降2.6%、5.47%、10.5%,降低的数字背后,印证着日照市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基础的进一步夯实。去年以来,日照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机遇,以健全三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体系为抓手,聚焦“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打造市域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为解决矛盾纠纷调处资源分散、合力不强的问题,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创新建立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体系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的实施意见》,目前6个区县(功能区)和54个乡镇建成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和“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

为形成联调联动机制,日照积极开展“听民声、走流程”活动,提升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质效。通过建立“一站办理”机制,让群众“进一扇门、跑一个地”,中心目前共受理群众诉求事件件,办结率92%。同时,积极构建“六调对接”机制,突出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主导作用,全市今年共开展“六调对接”调处案件6.5万起,调处成功率89.3%。同时,实行“下呼上应”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制度,今年已接处县级中心申报事项98件,调处成功率72.5%。建立“专群参与”机制,聚焦医疗卫生、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建立医疗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等15家市级行业专业化调解委员会,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民主协商和监督,增强矛盾纠纷调解的社会公信力。

网格治理:让矛盾纠纷“格”内化解

“谁都别激动,挨着说说各自的理……”一大早,东港区石臼街道银海社区党支部书记田芳园、网格员焦美玲等人已经在辖区忙碌起来,调解纠纷是他们工作中的重要一项,目的就是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近年来,日照高度重视网格化管理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基层矛盾纠纷多发、频发的问题,运用“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体系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百米”,切实提升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获得感。

数据显示,日照目前共划分个网格,配备网格员名,网格长名,全市综合网格已实现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网格员,网格员队伍已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为了规范网格管理,日照创新延伸网格“微单元”模式,在以网格为基本单元的基础上,按照“住户相邻、邻里守望”原则,实行“十户联组”和“单元联户”制度,将网格化“神经末梢”延伸至最前沿。

近年来,网格化在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中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为固化和提升网格化建设成果,适时出台《关于加强网格基础能力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探索完善网格信息更新、民意收集、紧急动员、线上线下互动、队伍保障等制度机制,不断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

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日照逐步完善了“网格发现、社区呼叫、分级响应、协同处置”机制,实现网格信息汇集建档、任务分流、交办督办、结果反馈等流程闭环运转,高效办理网格事项,充分发挥网格化的服务群众功能。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年12月至今,日照已累计处理基层网格事件91万余件,办结率99.64%,全市网格员累计执行网格员例行工作余次。

全域智治:实现基层多元力量高效协同

“商用二层堆积建筑垃圾严重,易发生消防安全隐患……”打开“民意通”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39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