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立平许卉焦婕
初夏时节,位于东港区陈疃镇的蓝莓大棚内,暖意融融。
“上课了,今天讲国家新蓝图。”
随着工作人员的召集,10多名农家妇女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儿,聚拢到滕兆辉身旁。没有课桌,没有椅子,往地埂上一坐,半个小时的“微党课”开讲了。
“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十四五’发展目标,描绘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
几个月前,并不善言辞的滕兆辉,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会每天带着工友们上党课。
滕兆辉今年33岁,是东港区水务集团驻陈疃蓝莓产业园技术员,也是一名党员。在工友们心目中,他的本事可不小,当过兵,干过飞机维护,懂管理,对党的事、国家的事知道得也多。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东港区水务集团组织党员开展了“党史宣传进地头”活动,以党小组为单位,按照“4+N”模式组建4支宣讲小分队,面向4个园区全体党员及群众宣讲党的历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园区、进大棚、进田间。滕兆辉自告奋勇报名参加,成为陈疃蓝莓产业园的一名红色宣讲志愿者。
滕兆辉打小就喜欢看书学习,在他看来,作为一名党员,宣传好党的历史、党的理论,传播好党的声音,这既是自己的责任,更是自己的光荣。除了讲党史、讲理论,滕兆辉还带着大伙学政策、学技术,“微党课”也越来越受欢迎。
如今,工作之余,大伙都爱凑到一起,缠着滕兆辉说说党的事,讲讲国家的事。除了自己讲,他也让大家踊跃发言,把党课变成了重温艰苦岁月、体会幸福当下、憧憬美好未来的思想交流课、心灵碰撞课。
讲着讲着,一些工友不由自主算起了账。“过去一个月才能挣2角钱的工分,扣除‘三提五统’,辛辛苦苦一年还欠公家的钱。现在一天70多元钱,全是自己的,一年下来得收入1万多元钱。”
71岁的许秀莲如今在蓝莓园内负责采摘蓝莓,是滕兆辉的忠实听众。每当听到滕兆辉讲党史,自己年轻时的光景一幕幕在脑海浮现。“过去的人遭罪,就是吃糠咽菜也填不饱肚子。”“现在的人享福了,有的人连大米白面都吃腻了。”
许秀莲的分享,立即激起了更多人的共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也越来越热烈。58岁的席淑青说:“赶上了党的好政策,村里的困难户都落实了专门的帮扶措施,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踏实。”
偶尔,大家在听党课的时候也有意无意地担忧:“国家政策会不会变,家门口打工挣钱的门路是不是一直这样多?”滕兆辉会及时释疑:“只会更好,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发展,只要我们愿意干,日子肯定错不了。”
不知不觉,半个小时很快过去了,大家又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大伙再加把劲,让蓝莓园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的收入会越来越高。”不知谁喊了一声,立即得到大家的回应。“是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咱可不能给国家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