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恒,30岁,是县级市里的一位普通公务员,今年初调完工资,到手月薪元,和这里的平均工资不差上下。妻子28岁,在事业单位,工资元。一个女儿3岁,刚上幼儿园。
有套三居室的房子,一辆本田CRV代步车。车,房都是结婚时家里置办的。如果这样没有大支出的话。日子过得还可以,基本上想吃什么,想买什么不受限制。因为小县城也没什么贵重物品可买的,想买奢侈品这也没有卖的。现状是日子虽不大富大贵,但是也没啥大困难。如果没有父母“扶持”,生活也略显拮据!
正常工作时间是周末双休,朝九晚五,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所以如果按时薪来说并不是特别低。但是不加班的时候下班就可以愉快的去健身或者看看书看看电视剧什么的。
之所以说命好,是因为我的家庭算是中等收入家庭,父亲是在一家建筑公司做技术员,母亲是一名事业单位出纳。家族里清一色是县城中产:姑姑在林业局、大伯是高中老师、大姨在检察院、二姨卖水产品.....像这样的家族,是县城消费的主力军,也是县城魅力的主要受益人。(比起辛苦的乡镇农民伯伯,这个阶层还是很幸福的,我的上一辈大都属于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在东港祖上数三辈都是农民)
我这个年龄的,有点学历和门路的,都在往机关单位里挤,实在去不了的,就去银行、电力公司、移动公司等单位。
(图片来自网络)
在东港这样一座小县城里的士农工商中,公务员是社会三教九流中的上层人物,属于不富却贵的一类,走在县城的街道,回到自己的乡村,一身还算笔挺的西服或干净舒展的夹克,梳理整齐的头发,虽有染尘却仍旧光亮的皮鞋,都时刻显示着自己的身份。在东港这样县城的排面场里,公务员一直很吃香。这意味着收入稳定、人情关系繁茂、办任何事都方便轻松。
街上的小商小贩、村子里的儿时同伴或按辈份自己应称作叔叔阿姨婶婶的,一句“领导好”或回来了的问候,会让我们的虚荣心一下子升腾,忽然感觉当公务员真好。
然而,大多数.普普通通.的公务员,不包括个别优秀的,一眼都能望到底的人生,买房、教育子女、赡养父母各种经济拮据压力下的生活,繁琐、忙碌而鲜有变化的工作,让我们的外表光鲜而内心酸楚,心里不甘而又无可奈何,在流水的岁月里,蹉跎人生。
一:东港公务员的结构
东港这样县级市的公务员,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干部的来源途径多元、复杂,能力、素质也参差不齐。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讲县上干部的一些笑话,读错字或曲意解读传达上级会议文件精神,惹得群众哄堂大笑。这都是过去的事了。
改革开放.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批有文化的知识青年进入县乡干部队伍。后来,实行了公务员制度,凡进必考(划重点)
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公务员考试竞争日益激烈。公务员的工作、生活、人生也成为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