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辽宁采编中心融媒体记者马良玉王志辉高玉恒赵国新开学季即将来临,为确保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大连中山交警大队以全市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创新思路,改进服务,综合施策,全面提升“护学岗”管理效能,通过排查交通安全隐患、完善行人过街设施、规范行车停车秩序等措施,切实促进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环境提档升级,筑牢广大师生上学、放学平安畅通路。一、排查交通安全隐患,筑牢校园安全防线。8月以来,大队先后走访辖区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听取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生家长对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对辖区40所中小学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进行了全面排查梳理,统计并汇总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不规范、缺失等情况。一是针对65中、9中等5所学校周边道路规划不够完善等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积极申请更加合理施划;二是针对东港小学反映的缺失信号灯、缺失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情况,大队多次实地调研,结合东港小学周边道路实际,向上级提出规划方案,在港隆路东旭街路交通信号灯安装工程,学校门前米范围内增设“注意学生”标志牌,道路中间增设隔离护栏,不允许车辆随意通行,目前方案正处于快速实施中,力争开学前交通设施全部安装和施划完毕。二、强化护校警力配置,持续打击违法行为。一是继续强化校园护学岗制度,针对辖区学校分布情况,对人数较多、环境较为复杂的65中学、9中、39中,根椐实际情况,增派警力自行导流,以小循环带动大循环,加大上、下学时段校园周边警力布置,强化校园门前集中接、送学生的车辆的指挥疏导能力。二是落实常态化学校周边巡逻巡防制度,根据学校所处位置和上、下学时间特点,科学合理安排勤务,进一步提升学校周边巡逻巡防频次,切实维护学校周边交通秩序安全、畅通。三是不断强化学校周边秩序管理,依法严查乱变道、乱停车、乱鸣笛和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等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持续打击学校周边超速等影响学生安全出行的违法行为,积极创造学校安全良好的交通环境。三、规范行车停车秩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一是经过实地考察,将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认真筛查学校周边是否具备临时停车条件,切实考虑停车位供需状况,完善停车管理设施。对39中学、风景小学附近停车难情况,大队在不影响道路通行的情况下,设置临时停车区、封闭缓冲区、外围分流区,进一步规范接送学生车辆行车、停车秩序,有效缩短接送时间,减少上放学对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的影响,提高道路秩序管控水平和车辆通行效率。二是重新摸排中小学上下学时间,警力跟着学校走,精准管控,严格落实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实施大队领导、中队负责人包片及民警、辅警包路段制度,执行“一校一警”工作方案,在每所学校安排专人作为护校第一责任人,切实抓好校园周边道路秩序维护和驻点守护工作。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树立文明出行意识。一是上一堂安全课。开学前夕,岗勤中队、交宣中队深入辖区学校开展教育安全开学第一课,向广大师生宣讲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大力宣传学生应知应会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小手拉大手,使学生及家长充分认识到交通违法的严重危害和法律责任,全面提升学生及家长的交通安全素养。二是开展学生进警营活动。邀请学校师生代表进警营,亲身感受交警生活,学习交通指挥手势,上路体验“交警的一天”,将街头纠违与路面学习宣教同步进行,对学生存在轻微交通违法行为的,及时开展批评教育,实现最直观有效的宣传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