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今年以来,东港区大力推动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进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深化移风易俗 3月份,该区下发《关于做好年度文明单位(村镇、社区、校园)创建的通知》,部署年度创建工作,不断提高文明村镇覆盖率、达标率。以红白理事会建设、村规民约修订、公益性公墓建设等为重点,健全移风易俗规章制度,全面落实“七有一培训”。开展“我们的节日”“青绘东港”农村公益墙绘等主题活动余次;打造“囍事管家”志愿服务品牌,制定“追思会”仪式程序,简化流程,减短时间,缩小规模,文明办事。
引领社会风尚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推进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表彰活动;注重“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身边人”,做好“美德东港好人好事月月评”群众线索推荐和评选,激励人们崇德向善。
截至目前,该区收集广推线索余条,精推上榜山东好人3人,日照好人10人,东港好人29人。涌现出坚持献血20多年“乐于助人”好人郭长宾、扎根乡村振兴一线“敬业奉献”好人袁霞、张永兵等一批来自农村一线典型10人,形成“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五为”志愿服务 围绕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人群、为社会公共需要,培育“金晖助老”“希望小屋”“益路同行”等一批“五为”志愿服务品牌进乡村;针对农村高龄、独居、失能、空巢老人以及困难、留守、残疾儿童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广泛开展生活照料、精神陪伴、医疗健康等方面的志愿服务,送宣讲、送温暖、送文化、送健康、送平安,切实帮助老人、儿童解决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
文明实践提质增效 按照“五有”目标要求,加强文明实践所站阵地建设。将每月5日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主题日,发布活动清单,力争实现志愿服务与场所建设双百覆盖。深化“两个中心”融合,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平台”,招募余名热心网友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小螺号”志愿者,通过百姓视角展现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提高文明实践群众参与度和知晓率。
强化氛围营造 宣传方面,坚持“报、屏、网、端”联袂发声,围绕蓝莓、绿茶等特色产业、“五大振兴”、倡树文明新风等方面,利用“东港发布” 文化惠民 为处农家书屋配送图书2万册,为涛雒镇、后村镇文体中心配送图书自助借阅书柜,满足群众阅读需求;完成1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规划;评选出第六批区级非遗项目18个,第四批区级非遗传承人31名。其中,黑陶、鱼灯笼、农民画等12项入选“山东手造·优选日照”50项精品产品,日照农民画绣等5项入选“山东手造·优选”。(在东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