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安轮和他的长津湖

「本文来源:直播日照」

直播日照10月24日讯电影《长津湖》正在热映。影片重现了71年前发生在朝鲜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在东港区西湖镇小花崖村,就有一位长津湖战役的亲历者焦安轮。记者专程采访了这位抗美援朝老兵,听他讲述那段天寒地冻、炮火连天的岁月。

焦安轮老人是东港区西湖镇人,18周岁时参加抗美援朝,今年已经89岁高龄。他所在的志愿军第9兵团26军也是电影《长津湖》中重点描述的部队。71年过去,在他的脑海里,长津湖战役的作战过程已经渐渐模糊,但战争的惨烈却让他刻骨铭心。

“敌人离咱很近了。过鸭绿江后准备走半个月接火,走三天就接火了。挖工事挖不动,上冻的时候,敌人在河东岸,牺牲多了就红了眼了。”焦安轮说,红了眼了就拼命了。

年冬季,焦安轮老人作为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起初,他在部队的后勤保障部门。后来,随着战事越来越激烈,后方战士也被调拨充实前方力量,他成为了一名通信兵。

“上高地,传达命令,打阻击战,堵着敌人不能上这儿走。哪个山头高矮,来回去人送信,一上午送了十趟,实在累坏了,回来腿不会打弯儿了。”焦安轮回忆说。

冰雪天气是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个相当大的考验。当时天寒地冻,电影里以雪充饥的画面就是当年的真实写照。而且,当时的作战时间一般是晚上,最寒冷时,气温达到了零下四十度。

焦安轮说,那会白天根本就不敢活动,敌人的飞机贴着地飞,他们也不能打,不准打。“把炒面放在口里,再去抓把雪续上。桥梁炸断了,汽车上不去了,就是吃青草。”

后来,焦安轮老人因为在战场上负伤回国治疗,疗伤过程中已经做好了再次入朝的准备,但没过多久,就传来了战争胜利的好消息。七十一载岁月过去,焦安轮老人对今天的和平年代和幸福生活格外珍惜。

“一颗子弹,七斤小米,别忘了那会儿是那么珍重。你们年轻人就是要好好学习,在工作上按实际出发,国家就指望你们好好搞建设。”焦安轮说。(日照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杨琨裴斐)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489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