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节将至
年味在东港的城乡之间氤氲开来
庚子年东一网旗下《视说东港》栏目也成立了第一期贺岁短片《年味·东港》我们把镜头对准了东港普通农家记录他们办置年的情形小城的年味儿记忆中的乡愁都在这里了......生在哪里
心在哪里
爱在哪里
年味就在哪里
······
过年,一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在滨海小城辽宁东港,年味儿的蔓延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因着“闯关东”的缘故,东港的年俗与山东的年俗非常相近,这些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俗,形成了独特的东港年味儿。小年儿一过,东港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年糕、豆包等传统面食,慰劳自己这一年来的辛勤劳作。东港女人的面食手艺,在置办年的过程中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些最朴实的食材总能变成守着锅沿儿等待的年味儿。腊月二十六是十字街镇安全村的吴家杀年猪的日子,城里的儿子女儿都回来了。血肠绝对是杀猪菜的灵魂,用新鲜的猪血,加骨头汤兑匀,葱姜蒜末等调味而成。传统的杀猪菜是要成双数上桌:血肠、酸菜、骨头肉,这是三道必不可少的主菜。亲戚邻居围坐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杀猪菜唠唠家常,这样温暖惬意的生活会一直持续到春节。离安全村几百米外的龙潭村,于永利一家,正在制作过年吃的牛舌饼。春节期间一家老小团聚,主食要多备。黄土坎镇石灰窑村于阿姨家,从凌晨4点就开始忙活,炸地瓜丸、炸花生米、炸鲅鱼丸子,每一样都是精心准备。于家,一直保持着老东沟人的生活习惯。一入冬,全家人的一日三餐都出自大锅。烧大锅的柴禾,烘暖了炕,也温暖了小屋。一道道美食出锅儿,年味儿至此开始,弥漫了整个小院儿。新沟菜农委的徐阿姨,在院子里用簸箕筛着蒸豆包用的小豆。烀豆,活面,碾豆......徐阿姨行云流水般的娴熟技艺,让人目不暇接。东港的冬天,室外就是天然冷柜,把豆包储藏在墙根儿下的大缸里是徐阿姨保留的速冻技艺。不管是城里的超市,还是乡村的大集,过年的喜气写在每个东港人的脸上,人们忙碌着,也期盼着,感受着辞旧迎新的激动和血缘亲情的凝聚。年味儿,是千山万水挡不住的乡情,也是世世代代东港人对时节的敬重。东一网全体职员提前给小伙伴们拜个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天天开心,万事如意!明天有好消息公布!期待吧!摄像:徐忠平/暴力熊
航拍:小虫/王洪伟/暴力熊
剪辑:暴力熊
主编:暴力熊
东一网业务部-
东一网编辑部-
暴力熊是很暴力滴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