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草莓卖不出去快别闹了,90后丹东小伙

提及丹东这个边陲小镇,很多人可能都没什么印象,但要是唠起丹东草莓,吃货们可就眼前一亮了。毕竟水果中的爱马仕不是白叫的,外形美观、色泽靓丽、口感香甜浓郁,加上如鸡蛋一般的个头,让吃过丹东草莓的人赞不绝口。

其实,丹东草莓是年从日本引进的,因此又叫丹东99草莓,肥沃的黑土地、充足的光照、恰到好处的温湿度,才创造出闻名全国的丹东草莓。

据网友说,丹东草莓也不全是大个,只是大个的都通过电商卖到全国各地,本地人只能将就吃吃小果。

丹东东港农业局数据显示,丹东今年的草莓种植面积达17.3万亩,预计产量可达27万吨,鲜果产值将达54亿元,是名副其实的草莓种植大市。

良好的发展态势,离不开电商渠道的助推。年初的时候,由于困难的影响,传统供应链被切断,经销商难以进入丹东,城镇里的大型商超也全部关闭。本该销售正旺的丹东草莓,却严重滞销,价格降到每斤2-3元都卖不出去。

所幸,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和顺丰、邮政等物流公司第一时间冲向丹东,架起一条云端草莓供应链,解决了种植户的燃眉之急。比如,拼多多上线抗疫助农专区,用平台流量、物流补贴、农产品专项补贴,稳住草莓价格,保证供应。

更重要的是,丹东草莓上行的供应链得到重塑。传统供应链中,一颗草莓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需要经过批发商、批发市场、经销商、各级商超等多个环节,每环都在加价,消费者买得贵,果农也挣得少。

如今,果农通过拼多多卖草莓,都是原产地直发。这头果农发货,那头消费者就能收货,跳开层层中间环节,利益大头得以保留在供需两端。

90后丹东小伙董希望就是个例子,他的店铺入驻拼多多仅两年,年销售额就将超千万。自己做大的同时,还成立合作社,带动当地70多户农民增收。

董希望建立了一套草莓种植、采摘、分拣、包装体系,实现草莓从采摘到发货的时间最快仅要5个小时,极大地缩短了农产品供应链条。消费者吃得新鲜、便宜,自然回购多。

如今,董希望已经成为拼多多丹东草莓的头部商家。他表示,自家店铺平均每天能卖斤草莓,遇到跨年活动或销售高峰期时能有斤。他还叫上大学时的好朋友来帮忙,准备扩建仓库,上架更多水果生鲜。

要知道,董希望还只是一个缩影,丹东全市拥有家草莓合作社,行业从业人员10万余人,都通过丹东草莓走上致富路。

可以相信,在电商这趟快车的带动下,丹东、东北、乃至全国,还会诞生越来越多的董希望,不但自己实现财富梦,还拉动家乡产业兴旺,促进家乡经济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177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