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编者按:道德模范是新时代的楷模,是鲜活的价值观,是有形的正能量。前期,年度东港区道德模范暨“实诚日照人”名单出炉,他们有的敬业奉献,有的助人为乐,有的孝老爱亲,有的见义勇为……彰显了人间大爱,充分展现了“实诚日照人”的人性大美。即日起,大众网东港上线“实诚日照人·东港模范”专栏,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刘泓君日照报道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有这么一个人,17年间,他走街串巷,免费为老人理发三四千次。他叫杨淑忠,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为“杨师傅”。年,在河南当兵的杨淑忠退伍回到了日照老家。他与理发结缘在年。那一年,杨淑忠的父亲遛弯摔伤了腿,当时天气炎热,村里没有理发师傅,他就自己琢磨着给老人剪个头发,舒舒服服地过夏天。说干就干,杨淑忠买上了推子和剪刀,用床单当作理发的围布,像模像样的开了张。这一剪可不得了,村里很快就传开了。杨淑忠的老家在西湖镇圈村,村子里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留下的大多都是老人,平时老人们想剪头发,需要到8里外的镇上剪,听说杨淑忠能剪头发,老人们纷纷拜托他也替自己剪一剪。手艺生疏也难挡杨淑忠助人为乐的心,本着能帮就帮的原则,杨淑忠带上自己的工具,踏上了公益理发的道路。这一走,就是17年。一开始剪头发,老人都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或者自己的小马扎,时间长了,杨淑忠腰疼的直不起来。为了让老人坐得舒服些,也让自己不那么劳累,杨淑忠专门挑选了一张带靠背的高凳子。怕一个推子没电,他陆续购置了三把不一样的推子。发现很多老人有刮胡子的需求,他又购置了刮脸刀,连理发的围布也换成了喜庆的红色,像他的心一样赤诚。杨淑忠是个心细的人,每次理完发,都用爽身粉给老人仔细的清理头发渣,怕毛发窜进衣服里,一年下来爽身粉不知道用了多少盒。用过的剃刀他都会用酒精认真消毒,毛巾也干净整洁。遇到手脚不方便的老人,他也帮着掏掏耳朵,剪剪鼻毛,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每逢休息日,杨淑忠都穿梭在村子里,哪里有老人需要理发,他就出现在哪里。随着服务人数的增多,杨淑忠的手艺也越来越娴熟。年,他开始尝试去外村走街串巷,沿街理发。万事开头难,外村老人对于这个陌生的小伙还是警惕性很高,生怕他是骗子。杨淑忠也不急躁,蹲在老人身边跟老人话家常。时间长了,老人们也就打开了话匣子,慢慢接受了他的好意。从此,夏天在大桥底、树荫下,冬天在有阳光的路边、院子里,都有杨淑忠忙碌的身影。腊月底快过年的时候,是人最多的时候,有时一站就是一天,他一口热饭都来不及吃,一天能为六十多个老人剪头发。有好多老人看他辛苦,要给他钱,他都婉言谢绝:“以前没收过,以后更不会收。”在杨淑忠眼里,这些老人就跟自己的父母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孝,孝敬别人的父母也是孝。有一次,在村子里的大桥下,老人都在排队等着理发,来了一个流浪汉,头发乱成一团,整个人邋里邋遢。杨淑忠耐心地给他清理头发上的结,剪完头发后此人清爽精神了不少,简直像换了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帮助让别人变得更好,这让杨淑忠很有成就感。在杨淑忠的手机里,有很多老人理发的照片。有理发前后的对比,也有理完发和家人一起拍的合照,很多年纪大的老人很久没拍过照片,在镜头前腼腆地微笑,岁月的痕迹布满了他们的眼角和眉梢。杨淑忠将这珍贵的时刻定格下来,这么多年过去,很多老人早已不在,他便将手机里老人的照片发给其家人,留作纪念。谈及这么多年的坚持,杨淑忠腼腆地笑着说:“就是觉得干好事儿上瘾,让人有幸福感。”从开始20分钟才能为一位老人剪好头发,到现在从老人坐下到完成不到5分钟,时光就在杨淑忠指缝中悄悄溜走,虽然已经57岁,杨淑忠依然保持着健身锻炼的习惯,每天早晚跑步、打篮球、拉单杠,将自己的身体状态保持到最好。助人者自助,乐人者自乐,这是一份向善的初心,也是一份源自内心的坚守。杨淑忠说,只要条件和自己的身体允许,就会一直坚持干下去,将温暖和善意送到每一位老人心中。